中美貿易戰、5G興起、車用電子商機的驅動,假使沒有疫情影響,預估2020年將是產業的豐收年;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,打斷了以中國為主的供應鏈 ,持續升溫的中美戰爭,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,位處全球電子資訊業供應鏈前端的台灣,不得不仔細重新理解中國的角色與地位,觀察全球最新變化,適時做出最好的選擇。
DIGITIMES社長黃欽勇在「《斷鏈之後》重新理解中國的角色與地位」影片中指出,研究全球供應鏈時,如同過去我們所知道的,中國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,不僅是世界工廠,消費市場同樣對全球有極高的影響力。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(CIA)調查,2020年中國的GDP將達15.7兆美元,比起美國的20兆美元,中國的GDP為美國的3/4;但中國的人口、成長力道卻遠高於美國。
黃欽勇說,早在2009年,當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GDP總量第二大國時,許多人就開始討論:「由於中國的政治體系不同於一般國家,一旦結合國內市場與世界工廠的優勢,是否有可能顛覆國際經貿市場常規?」他認為,當中國結合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的優勢時,其對世界的影響已非舊觀念可以理解。
他也指出,中國除了民間消費之外,佔中國GDP總量約45%的資本形成也是驅動中國經濟成長的動能,但「鐵公機」(鐵路、公路及機場)等公共建設的投資機會漸趨飽和;當疫情平息後,財政惡化的中國將如何繼續推動夢想已久的半導體、5G基礎建設呢?在美國政府壓力下,華為如何持盈保泰,三星會趁機而入,成為獲利的漁翁嗎?都是需要關注的未來趨勢。
首先,他從汽車產業切入。在本年度的財報上,台灣電子六哥不約而同指出將針對車用電子有新投資與機會。黃欽勇認為,2020年將是台灣電子大廠進入車用電子的重要關鍵年。他提到,電腦及手機等行動通訊的市場將趨飽和,未來車用電子的需求將會快速成長,公共商機、國防,以及智慧家庭的消費電子等應用需求也會增加,面板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產業。
肺炎蔓延期間,日韓兩國由於在車用零件的配套上極為仰賴中國,導致疫情期間供應鏈中斷;而美國的零件雖有部分來自中國,但大致以墨西哥跟加拿大為主。黃欽勇認為,未來在汽車生產體系上,當電子產業貢獻越來越大,越南、印尼、印度、菲律賓等國家,將有可能成為極為重要的投資中心;甚至在美國政府的加持下,墨西哥及加拿大也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機會。未來,我們將面對供應鏈多元化的大趨勢。
從汽車產業供應鏈的變化來看,隨著歐美大廠相關配套產業在中國深根,不僅為中國創造了獨特的優勢,甚至讓中國在未來的電動車領域打下重要基礎。當前,中國早已在車用電子上擁有電子規格訂定的能力,甚至還能聯手企業建立新標準,並到歐洲、日韓等地設廠;加上擁有車用電子十分重要的稀土材料。未來,包括台灣在內的國家,都該思考將如何在電動車產業中找到立足之地?
新冠肺炎加速產業供應鏈的變革,黃欽勇在《斷鏈之後:科技產業鏈的分整合》一書中指出,面對斷鏈之後,中國可能走上「和平演化」、「選擇與集中」或「鋌而走險」三種情境,但不論是哪種情境,台灣都應針對疫情平息後中美貿易的新關係,重新檢視國家總體戰略。黃欽勇認為,台灣應該採取兩手策略,既擁有量產優勢,也在具有複雜流程經營優勢的領域找到切入點,並與庶民經濟高度結合。
黃欽勇認為,數位轉型的主張及落實在產經戰略上不可或缺,當科技無所不在,最能與庶民經濟對接的就是各類「數據」。需要企業員工甚至是全民,一同參與市場與企業管理資訊的數據化,讓更具開放性、滲透力的數據,搭配合宜的資訊通訊規範,成為台灣的優勢。